新闻资讯
News and information
关税战!对中国会展行业及全球会展贸易有哪些影响?
时间:2025/04/09 作者:admin 阅读 165次

中美贸易关税战自2018年爆发以来,对全球经贸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,中国会展行业及全球会展贸易也因此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和调整。小编认为应考虑以下几点:



一、对中国会展行业的直接影响

参展成本上升

    • 关税加征导致部分展品(如机械设备、电子元件等)的进出口成本增加,企业参展的物流、关税成本上升,可能削弱参展意愿。

    • 部分国际展商因中美贸易壁垒减少对中国展会的投入,转而选择其他地区。


    • 行业结构转型

    • 本土化趋势:中国企业更多转向国内市场,国内展会(如进博会、广交会)强化“内循环”功能,吸引外资企业通过参展进入中国市场。

    • 高附加值领域崛起:会展主题向技术、服务、数字经济等受关税影响较小的领域倾斜,例如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展会逆势增长。


    • 国际竞争压力

    • 部分国际会展企业将业务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或欧洲,以规避关税风险,导致中国会展市场竞争格局变化。



二、对全球会展贸易的连锁效应

区域化趋势加强

    • 企业为规避关税,更倾向于参加区域内的展会(如欧洲企业聚焦汉诺威工业展,亚洲企业转向新加坡或日本展会),全球会展格局呈现“板块化”。

    • 案例:2020年后,部分美国企业减少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(CIIE),转而加大参与北美或拉美展会。


    • 线上会展加速发展

    • 疫情叠加贸易壁垒,推动线上会展(如“云广交会”)成为补充形式,降低跨境参展的物理和成本障碍。


    • 供应链重构下的新需求

    • 全球供应链重组催生了针对“替代性供应链”的会展主题,如越南、印度的制造业展会热度上升。



三、长期影响与应对策略

中国会展业的韧性

    • 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政策支持(如“一带一路”会展合作)部分抵消了外部冲击,国际展商仍重视中国作为消费和供应链枢纽的地位。

    • 案例:2023年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(AUTO Shanghai)仍吸引大量跨国车企,展示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。


    • 全球化与本土化平衡

    • 中国会展企业加速海外布局(如在东南亚合资办展),同时通过“展贸一体化”模式(如义乌小商品城与展会结合)降低关税影响。


    • 政策工具的应用

    • 中国通过关税豁免、临时保税展示等政策,为会展行业提供便利,例如海南自贸港的“零关税”会展器材政策。



四、未来展望

  • 短期:若关税持续,会展业的区域化分化和线上化趋势将延续。

  • 长期:会展行业可能更依赖“多中心”模式(如中国、欧洲、北美三极),而技术、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展会将成为新增长点。


中美贸易战加速了会展行业的结构性调整,倒逼中国会展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,并推动全球会展贸易更趋区域化和数字化。尽管面临挑战,中国会展业凭借市场规模和政策灵活性,仍能在全球格局中保持重要地位,但需持续适应供应链重构和技术变革带来的新需求。

展会合作
展会合作
QQ客服
电子邮箱
客服微信